|
泰国乐器
2 {$ X( Y( }7 l 7 ?2 H" y- y2 A( a
泰国的乐器以它的奇妙声音及特异的设计而为音乐爱好者喜爱。 # V, K. J/ U$ w7 D
) {+ w7 O% w+ T( y' m
泰国文化起源于中国和[url=http://astour.1736.cn/v/6/][color=#0000ff]印度[/color][/url],因此泰国的音乐听起来也与两国音乐有相似之处。在泰人从中国南部迁移到东南亚,并接触到印度的音乐,泰国的音乐和乐器随之发展和完善。泰国的第一代乐器只能演奏出一种声音,后来,泰人将某些乐器组合起来,制出可演奏一系列声音的乐器。现在,泰国的乐器大约有五十多种,可分为吹、拉、弹、敲四类。标准的泰国乐队一般使用十种主要乐器。 # `% C, f2 g2 D* N* g
! K8 F+ p3 ^' |+ S' r 吹的乐器可分成箫、管和笛子两类,其中包括单簧管、双簧管、竖笛、爪哇笛、短笛、高、中、低音笛、唢呐等。吹奏 的技巧不易掌握,初学者吹几分钟就会觉得气力不及,而技艺高超的乐师连续吹奏两三个小时也不觉气喘。
2 d9 k' K& _, V4 z+ l
8 m$ e0 Q' Q; r0 K 拉的乐器有二胡、京胡、三弦。这些乐器样式独特,都有一个硬木制的颈,其弦是用肠线制成,声筒用椰壳或竹制成,张之以[url=http://www.xnong.cn/v/11/][color=#0000ff]羊[/color][/url]皮。三者之中,三弦尤为重要,千变万化是一种易学而难精的的乐器。 6 s, p, E& V- M) O" c
+ S0 W* o4 b0 h9 v
敲的乐器按其材料不同,可分为三类:(1)木制乐器,有扬琴、高音木琴,低音木琴和拍板。木琴是用竹或硬木做成不同规格的键片,串联而成。高音木琴为二十一键片,低音为十八键片。(2)金属乐器,有各种锣,高、低音铜琴和铜鼓等。锣中的大圈锣置于一个藤架上,乐手坐在中央,用两根兽皮包着的击棒敲打锣面。(3)皮制乐器,有双面鼓、双面长鼓、刺鼓、象脚鼓、马来鼓、扁鼓等。象脚鼓是一种奏出较强节奏的乐器,用一条跨肩的吊带束在腰间,用手击打。它的出现最早是[url=http://astour.1736.cn/v/14/][color=#0000ff]曼谷[/color][/url]时代初期(1782年),源于[url=http://astour.1736.cn/v/82/][color=#0000ff]缅甸[/color][/url],它是用[url=http://www.xnong.cn/v/12/][color=#0000ff]牛[/color][/url]皮穿过硬木的干部而制成。用手打击可发出较强节奏。 9 E* \4 Y$ m- |; H1 Q+ B
3 D6 f& t/ \/ e2 {% M
弹的乐器有竹制琵琶、[url=http://www.xnong.cn/v/30/][color=#0000ff]葫芦[/color][/url]筝和四弦琴、独弦琴、鳄鱼琴、筝琴等。四弦琴种类较多,有四根弦,状似吉他。 - n' P5 A5 L5 J4 s4 K, I" @3 f6 _
( J/ W# l3 @6 L7 H5 d) x 泰国的乐队不设指挥,有木琴和小钹等起控制作用,每逢喜庆节日,丰收之后,婚礼嫁娶,人们爱用音乐来抒发感情。
# f( s, \6 I8 \. I % G8 A/ |0 n" A# K" i; M8 s6 C
泰国的乐器古朴独特,如果你到泰国旅游,这是一件绝好的纪念品。 P" h5 o1 a( g' G {& L
' U" V" H# h6 m5 m9 p$ D, }
泰国舞蹈
3 s6 ]" m: r% n6 y: S ! [1 c. Z% [9 H
泰国舞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,典雅优美,婀娜多姿,主要有古典舞和民间舞两种。 0 Z% C9 I: K1 d* o" O9 [, D
; P$ a3 d8 E6 _$ I0 L: N! E1 r
古典舞是泰国舞蹈艺术精华,有整套规范性的舞姿动作和严谨的程式,尤以“孔”(意思是“哑”)剧驰名。哑剧即舞剧,约有三百年历史。据说源于印度南部“卡[url=http://astour.1736.cn/v/83/][color=#0000ff]达卡[/color][/url]利”宗教舞蹈,同时又受到泰国南部皮影戏的影响。哑剧主要演《拉玛坚》史诗,剧中的人物,除王子和公主外,其余扮演猴子和妖魔的演员均戴假面具,种类繁多,仅猴王哈努曼就有三十多种,妖魔更有一百多中。假面具制作精巧,色彩艳丽,很有艺术性。哑剧不作任何对话,演员表演时,幕后有人伴唱,演员表演时,末后有人伴唱,演员随着唱词做出各式动作,配合一致,如两手彼伸直而双手掌平叠在一起是友好,用手摩擦颈项或伸指、顿足为愤怒。舞蹈动作及步伐相当严格复杂,基本动作有一百零八个,每一个动作代表一种意思,如神仙合十、四面梵天、串花环、风车转、闲庭漫步等,需学数年。 9 a. V8 ]( e9 @6 @( Y" P0 F
; x7 E/ m- B. @9 q( O6 i. P 哑剧演员从六岁就开始训练,按其体形、个性加以训练,分别编入剧中各类角色。在训练期间,他们腰系皇室的标志——红色腰带,表示与宫廷有密切关系。学习舞蹈动作,女演员要学如何利用她们的眼神和纤纤玉手表达内心感情。男演员需学习猴子等动物的形态,模仿魔鬼的各种动作。由于他们都带着假面具,故主要训练用手势和脚步的动作表示七情六欲。因哑剧出于宫廷,所以舞蹈动作高雅庄重,服饰珠光宝气,少女舞蹈演员头戴塔形金冠,扮演皇室人物时,更穿起珠宝镶嵌的织锦外衣,配带胸饰、手镯、脚环等,舞起时发出铿锵的珠玉碰击声,清脆动听。
( o+ [, Z+ S' @' T$ n0 d
4 k6 x( T" q. d 别看古典舞,动作缓慢,似乎简单平易其实是相当难度的,学会决非一逑而就。按泰国的舞蹈艺术来分,可分为古典空剧,戏剧,皮影剧和木偶剧等。而其中戏剧又可分为宫廷剧和民间歌舞表演。而皇宫中被誉为最高等艺术的古典舞剧,在西化的不断冲击下。真面临着越来越乏人问津的危机。振兴泰国传统舞蹈艺术使之再度发出瑰丽的光辉,真是这一代泰人要负担起的时代使命。
: b1 I3 x9 q" Z2 T5 Z& @. { 7 k) N5 O# y& d" i1 T9 z
泰国其他古典舞有“那空”舞、蜡烛舞 、指尖舞、玛诺拉舞、努拉舞等。“那空”舞有剧情,是泰国南部的舞蹈。剧情取材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,演员不戴假面具,表演比较自由,可以边道白边跳舞,丑角还可以即兴逗笑,以活跃剧场气氛。蜡烛舞、指尖舞是少女集体舞蹈,以轻盈的舞姿表演换请佳节的情景。蜡烛舞主要在晚上中重要的迎宾仪式上表演。指甲舞:该舞全由女子跳,常见于重要的迎宾意识或各种节日、佛日,舞者身穿长袖衫和没膝的筒裙,发髻上垂挂的长长花串在翩翩的舞步中摇曳,指尖舞的女演员每个手指上戴一个金色的长纸指甲,光芒四射,舞起时,演员脚步缓慢移动,跳出六种步法,手指表演各种动作,有时象金蛇狂舞,有时宛如金孔雀开屏,舞姿优美动人。玛诺拉舞取材于民间故事,表演公主玛诺拉被妖魔陷害,被迫返回天宫前的境遇,她身披鸟羽,在火堆前翩翩起舞,表现出离别前的悲愤和惋惜之情。努拉舞是一种敬师仪式,由身穿古装的男演员扮演,边舞边唱,赞扬他们的师长,并为演员和观众祈祷好运和祝福。 3 C, @. U U( s/ p3 ?- E3 G
8 J. w- g, y! r8 _3 } 泰国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。有表演结婚习俗的“婚礼舞”,妇女们下田插秧的“[url=http://www.xnong.cn/][color=#0000ff]农民[/color][/url]舞”,喜庆五谷丰登的“丰收舞”,渔民的“捕鱼舞”,在宗教仪式上庆祝降福的“长鼓舞”,为自卫挥剑对阵的“剑舞”,男女青年集体游戏的“竹竿舞”。各地区还有其独特的地方舞蹈。
& Q% d, t* f6 O; @4 [/ |+ f
* K; A( Q6 E" ~ `$ X+ q 北部民间舞的舞步舒缓轻盈。流行的舞蹈有清达布幔舞、织布姑娘舞、攀佬舞、掸族舞等。由于泰北与缅甸接壤,十分相似,如清达布幔舞等。
7 _+ A; W8 t5 e9 k
' n/ l8 C, j2 { 织布姑娘舞:舞蹈模仿旧时北部姑娘织丝布全过程的各种动作,如抽丝、缕丝、纺丝、织布等。舞蹈朴实而有生气,反映北部人民的生产劳动情况。 6 O3 @+ p+ ~% H* H1 H8 E4 E5 B
" P, _( E+ R" I( f' W 东北部舞蹈节奏明快、娱乐性强。多在欢乐的日子或节日表演。较流行的是各种“笙舞”,如竹炮舞、饭篮舞、竹箩舞等。笙舞的特点是:男子司乐、女子舞蹈、乐器中以芦笙和打击乐为主,其他舞蹈还有普泰舞、竹竿舞等。
6 d4 c/ f& j% m m # [7 T' c6 d9 w1 [/ i8 E
普泰舞:它常在欢乐的时候跳,伴以一种地方鼓等乐器。男子司乐,女子跳舞。一阵鼓声后,一群女子婆娑起舞。她们身穿红布镶边的黑衣服,高高的发髻扎有红色的蝴蝶结,手指套有长指甲套,指甲套末端有红色毛缨装饰。舞蹈婀娜多姿。 2 L5 R# W9 H) O1 ?( l4 b0 C( t
0 _/ j* b" M$ B# h; y; \1 X
竹竿舞:一群男子成对地拿着两根长竹竿,每人两手各拿竹竿一头,在靠近地面处,反复开合击打。女子要在两根竹竿分开时跳入,开合时跳出。有单脚跳,双脚跳,由慢至快。
& w! t7 ~, l" l6 h3 U5 Q / d1 s; j+ B o2 o3 o
中部舞蹈活泼,幽默。流行的舞蹈有圈舞、象脚鼓舞、搭布舞等。
" ?1 `1 P b: _+ n, D+ v
5 H7 ]4 [6 L9 R6 k6 u; u% K- \ 圈舞:乐器全是打击乐器,按节拍随兴而舞,没有固定的舞步。一九四四年艺术厅对舞蹈动作加以规范化,因舞时自然围圈而舞,故取名“圈舞”,泰语称“南旺舞”,圈舞共有十首曲子,每一首都有歌词,并配有舞步。它被作为一种规范舞推广全国。舞时,男女成双围圈跳。女子双手翻动在前领舞,男子也双手翻动拱护紧跟。两人回旋转折,随乐曲可快可慢、可进可退。舞姿委婉、朴实。“南旺舞”是大众性舞蹈,好像中国的秧歌舞,可不必化装,一般在宴会和联欢会后,同[url=http://www.1736.cn/v/index454.html][color=#0000ff]来宾[/color][/url]一起共同欢跳,作为助兴节目。
5 ]: ~, A% @0 s( q' T- Q
* _9 E. `* t+ ^( ?: ^+ H. s$ | 泰国在演出歌舞前,大都先表演“祝福舞”。这一节目具有幽雅的风格,举手投足富有诗意,象征和平、祝愿,使人充满幸福、娴静的感觉。
1 _8 v" u" O9 \1 u' d, y
( _% s$ n" E% B. E# ? 象脚鼓舞:又称特腾舞,常在宋干节或欢庆的节日在各种游行队伍中跳。据说,舞蹈传自缅甸。舞时,男子司乐,女子舞蹈。乐器全为打击乐器。男子在奏乐时,可用身体各部撞击乐器,也可以花样翻新打击乐器,还可挤眉弄眼、做各种鬼脸取悦女子。女子按节拍围着象脚鼓而舞,时而也可击拍象脚鼓,相互调笑。节拍由慢而快,舞蹈由慢而快,最后在高潮中结束。
/ u0 e+ [0 y! c% _( i. b8 J 8 ]0 ?9 g0 h' r# S+ l( K5 x
泰南舞蹈欢快活跃。流行的舞蹈有浪迎舞、玛诺拉、匕首舞、色叨舞等。由于泰南与[url=http://astour.1736.cn/v/37/][color=#0000ff]马来西亚[/color][/url]接壤,因此舞蹈服饰装扮受马来西亚的影响。
! T- d% _7 I! a7 [
" D6 U; _0 r' Z7 v3 V4 @0 R6 d8 y 浪迎舞是泰南边境的舞蹈。舞蹈开始先奏乐。乐器有锣、单面鼓、小提琴等。然后,女演员按乐曲歌唱,邀请周围男子入圈共舞。男演员头戴黑帽,身穿长袖圆领衫、长裤、围一沙笼;女穿沙笼和开襟衫,男女可以眉来眼去,逗乐调情,边唱边舞。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舞姿。据说,舞蹈源自马来西亚宫廷舞,舞者全是女子,后来该舞传出宫廷,进入泰南。“浪迎”两字为泰语的音译。
: d" t C# ~- A2 A5 Z ]3 K g6 n # L. C5 v! C, C; p* |
泰国民间舞蹈丰富多彩,大多源自生活。其舞步简易,娱乐性强,有浓厚的生活气息,服饰打扮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。舞蹈多有歌曲伴唱,嘹亮的歌声增强了舞蹈的欢乐气氛。舞姿婀娜、动作整齐是泰国民间舞所要求的标准和审美习俗。
$ z+ V! F4 \ E" g% X2 a7 {/ B/ n! N 5 Y6 o8 ^9 N4 q/ @' w, f1 p8 c
泰国的舞蹈主要由民族乐器伴奏,民族乐器有用二十一块铁板组的拉纳亿、十八块竹、木制的拉纳吞、手鼓、围锣及管乐等,这些乐器合在一起奏出悠扬悦耳的乐声,与泰国轻盈舒缓的舞蹈配合的惟妙惟肖。 |
|